如果把一台单反 相机解剖,一定会看到成百上千的零配件。但是不管制作工艺是简单或是复杂,相机拍照的本质原理是一样的——“小孔成像”。利用这个原理,身边随处可见的烟盒、胶卷盒甚至是一个机身盖都可以制作出一台相机。 数码篇 谈到针孔相机,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胶片相机,但是既然是利用“小孔成像”原理,密封如此严密的单反相机当然也能实现。你不用担心要对它进行什么大手术,一个机身盖就解决了一切问题。 针孔相机不需要 镜头、反光镜或其他光学部件,而是让光线穿过一个小孔,在暗箱形成外部景物的倒像。没有镜头意味着你不用担心焦距或是失真的状况,搞不好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动态效果。近些年来,随着 摄影界返璞归真的发展趋势和愈演愈烈的复古倾向,针孔相机又赢得了更多人的青睐。不仅是因为它的效果独特,最重要的是,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利用盒子状的容器制作出一台针孔相机。最为人所知的就是LOMO出的Diana+了。而现在我们就教你用一个机身盖来做针孔相机。 数码针孔相机成品 需要注意的是:数码针孔相机的最大问题就是会把感光元件暴露在空气中。 制作步骤 所需材料:单反相机一台、机身盖一个、锡纸、马克笔、剪刀、钻。 用钻在机身盖正中打一个圆孔。 剪下比机身盖上圆孔稍大的锡纸作针孔片。
将锡纸片贴于机身盖后面的圆孔上。 用马克笔涂黑,并用针在小孔正中扎一针孔。 将机身盖装好,就可以开始拍照了! 胶片篇 自制针孔相机远比我们想象得简单,所需材料随地可见──任何可以放下胶卷的密闭空间都可被改造成为机身,你需要的只是一点细心。
用焦距确定孔径与光圈 自制针孔相机的成像的优劣,主要取决于针孔的制作水平。除了应保证针孔的圆滑外,针孔的周边也必须非常的薄(如果比较厚,就形成了一个管道,从侧面进入的光线,相当于通过了一个椭圆孔,而且管道壁的反射也会降低图像质量)。此外,孔径的大小对图像质量也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太小的孔径会在针孔的边缘产生衍射而降低图像锐度。而大的孔径会加大物体在底片上的成像点而降低锐度。 孔径的大小依赖于相机的焦距。这里说的焦距是指针孔到胶卷平面的距离,以毫米为单位。孔径= 焦距/25。当知道孔径与焦距后,就可知道光圈值=焦距/孔径。 利用软件计算曝光时间 将此光圈值输入,把倒易率失效中的对勾去掉再点击计算就可以得到曝光表(此曝光表不是以EV值为参照的,而是以相应EV值下光圈F22时的快门速度为参照)。假如你使用的正好是Ilford PAN 100,那么在获取曝光表时,把倒易率失效中的对勾选上,并选择Ilford PAN 100后点击计算就可以得到在使用此种胶卷时的曝光表。如果你使用的胶卷不在pinholedesigner的列表中,那么可以取相同感光度胶卷的平均曝光值。 可利用软件算出孔径和光圈 拍摄时应注意 用以上公式算出来的光圈值可能大得惊人,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几秒、几分钟甚至数个小时的曝光时间。所以拍摄时最好有三脚架来支撑,或者利用身边一切稳定物体当做平台。而且纸制针孔相机一般很轻,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影响其稳定。拍摄时要注意轻拿轻放。 制作步骤 所需材料:胶卷盒、空胶卷筒、锡纸、针、剪刀、美工刀、喷漆、马克笔、胶带。 用喷漆(或马克笔)将胶卷盒内侧喷黑。 用美工刀划开一个方形的窗口。
剪下锡纸做针孔片,覆盖胶卷盒上的窗口大小。用针在锡纸中心扎一个眼。要避免晃动,以保证针孔大小不受影响。 将锡纸片平贴于胶卷盒的窗口上,并保证针孔在其中心位置。 拆开空胶卷筒,将真胶卷与空胶卷连接。注意,空胶卷外壳倒装,出片口与真胶卷出片口在同一直线上为正确。 将感光面直对针孔方向,组合胶卷与胶卷盒,将胶卷盒两端各留一片挡板分别插入到真假两个胶卷中。 用胶带(任意颜色)将相机外部裹严,将针孔露出即可。
|